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啥)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是以見放

《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楚辭”相傳是由屈原開創的一種新詩體,后被宋玉及漢代的東方朔、王褒等人繼承并進行了再創作,到了西漢,劉向將屈原的作品和后世繼承楚辭體而創作的作品編輯成集,就形成了《楚辭》。

它開辟了中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的先河,對整個中國文化的影響非比尋常。千百年來,屈原也以其忠貞不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被文人墨客、書生士子們引為精神楷模和寄托。

《楚辭》全書由十七篇組成,分別是:《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九辯》《招魂》《大招》《惜誓》《招隱士》《七諫》哀時命》《九懷》《九嘆》《九思》。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啥)

《楚辭》的內容宏大卻不失細膩,厚重中可窺靈動。從文風和內容上來說,《楚辭》包含了大量楚地方言的特色和韻腳,情感更加奔放濃厚。不管是對國家政治層面的批判,還是對楚地山川人物、歷史風情、神話傳說的刻畫,都蘊藏著濃郁的地方性色彩。

那么,屈原是怎么什么情況下寫成的《楚辭》呢?我們不妨先來介紹一下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一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啥)

清殿本像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聯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屈原被放逐之后,雖不能在朝中諫言,卻仍然與結好的楚國大臣昭雎等人一起敦促楚王聯齊抗秦。奈何此時的楚懷王,已經被貪官靳尚等人遮蔽了視聽,同時秦國張儀以“獻商于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無法聯合抗秦。

其后秦楚戰爭不斷,但都以楚國兵敗割地告終。而合縱抗秦之事雖有屈原一派不斷敦促,但楚懷王舉棋不定的性格和朝堂中被秦國收買的貴族政治力量讓多次在成功之際的結盟被秦國瓦解。

最終,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啥)

屈原人生經歷之種種在《楚辭》中均有所體現。如《離騷》上半部以草木美人自比,自述身世經歷,認為自己具備內在高尚的品德(內美),同時也在修養外在的才能(修能)。然而,自己卻遭人誹謗,被迫去國離鄉。

下半部以男性視角,于天國尋侶,三求美人而不得,即使內心矛盾苦悶,仍無濟于事。于是,求神問卜四下窮游,及至空又戀故土,離之不忍,歸之不得,徘徊久矣,只有一死以自明。

美好的出身,高潔的志向,奸佞的排擠,家國的哀思,屈原用藝術化的手法展現出的一連串場景,把他那種郁郁不得志的苦悶與對國家一步步由盛轉衰的悲憤表達得淋漓盡致。

除去對楚國政治面貌的刻畫,對自身身世經歷的概述,對政治抱負的抒發,《楚辭》中也不乏對自然的發問,對地域風俗《天問》中,屈子拋卻政治負擔,轉向對大千世界的思索。全篇一百七十余問,均是有問無答。從天地分離、晦明變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一直問到神話傳說乃至圣賢兇頑和治亂興衰等歷史故事。

屈原對于神秘大千世界的連問,和對傳統觀念的質疑,正應了那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勇于求索,敢于發問的精神。

《九歌》是由十一篇而成的組詩,其中創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戀歌,頗具浪漫主義色彩,融天神、地神、人神為一體,祭祀、歌舞、唱詞合而為一,為后世研究楚地人民的祭祀文化特征提供了寶貴的文獻基礎。

《楚辭》對于中國文學非同尋常的意義在于,在幾千年的文學發展過程中,以其浪漫主義的想象,對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等文學領域都有卓越的影響。尤其是其中的對偶句,直接促使了后世漢賦駢文的形成。

《楚辭》雖然是千年前的作品,但字里行間蘊藏的勇于求索的精神、殉國自清的態度、草木佳人的喻托、悲秋傷逝的傳統,刻在了中華文化,乃至中華民族的血液中。

屈原的政治理想雖然落空了,但屈子為國家建言獻策,“九死其猶未悔”的品格,一直被后世奉為楷模。這是《楚辭》和屈原,帶給華夏民族的精神史詩。

版權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來源或改編自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otalmommyfitnessonline.com/c/280868.html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注

日本美女九九精品,免费在线的黄片视频,欧美色色色视频网,久久精品熟女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