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不斷接到教師和同學們的咨詢,各教師群中也都在討論一個問題:黃土高原到底是什么氣候類型?
其實這個問法本身就有問題,因為黃土高原跨的氣候類型種類不是單一的,各種氣候類型之間的分界線也不是清晰具體的線。
要比較完美的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幾個問題。
小熊在黃土高原考察
氣候類型的劃分方法是多樣的
世界上有多種氣候類型的劃分方法,如果不明確說明采用哪些指標進行劃分,直接問屬于什么氣候類型,顯然是無法回答的?,F在比較流行的,我國中學教材中廣泛采用的則是以德國氣候學家柯本的方法給基本模型,把氣溫和降水兩個要素地位加以突出,結合植被等要素進行劃分的。當然在結合這種模型調整的過程中,依然是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法,它們之間也略有差異。所以如果看到兩幅正規出版的氣候類型分布圖有差異,也不必驚詫,就當是兩種不同的分類觀點吧。
圖中紅線范圍內為黃土高原(湘教版)
黃土高原位置
要在氣候類型分布圖上確定黃土高原區域的氣候類型,首先要確定這一地形區的范圍,如上圖所示:
可見,黃土高原范圍很廣,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北起長城,南至秦嶺,整體形狀也不規則,約64萬平方千米,超過整個法國的國土面積,且地處中國腹地,東西、南北距離均較大,自然風貌差異顯著,表現在氣候上,也不可能是單一氣候類型。
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
所處的氣候類型區域
對比黃土高原范圍圖和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可知,黃土高原如果簡單的劃分,偏東為溫帶季風氣候區,偏西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所以,如果不給出具體的“點”定位,籠統的一個填空題:黃土高原的氣候類型為__________。這樣一個填空是不行的,因為明顯的是兩種氣候類型。
而且因為黃土高原所處的位置和給廣大的范圍,起其東西、南北差異還是相當顯著的,即便是同一種氣候類型區域內,也有明顯可供觀察到、體驗到的差異。
所以這里是一個明顯的過渡區域,由溫帶季風氣候向 溫帶大陸性氣候區過度,熊老師駕車經過該區域,也觀察到了明顯的過度景觀。
反思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經常會有老師用一個“點”的氣候資料圖來代表該種氣候類型,比如用北京氣候資料圖代表溫帶季風氣候、用武漢氣候資料圖代表亞熱帶季風氣候、用倫敦的資料代表整個溫帶海洋性氣候。實際上每一種氣候類型內部還是有差異的,甚至從氣候資料圖上也能反映出這種差異,比如山東濟南與黑龍江省哈爾濱的氣候均為溫帶季風氣候,但數據已經有了較大的差異。
基于此種情況,建議老師們在采用氣候資料圖的時候,一定在圖上標注資料獲取的空間位置,或在資料圖上著名所獲取資料的城市名稱。
像黃土高原屬于什么氣候類型這種問法,如果不在地圖上標注具體的位置,不用說學生,教師也無法回答的,因為沒有相關數據支持這個結論,都只能稱為猜測,不能稱為標準答案。
版權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來源或改編自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臺,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totalmommyfitnessonline.com/c/305446.html